离职要带走的三个证明怎么写?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时,应当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请求,或经用人单位同意,口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办理离职手续时,需要带走以下三个证明:
1.劳动合同解除证明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是指由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凭证。劳动合同解除证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劳动者的原单位名称、地址
劳动者的入职和离职时间
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职称
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
劳动合同解除的日期
其他需要证明的事项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模版
[单位名称]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
兹证明[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于[入职时间]至[离职时间]在我单位担任[工作岗位]职务。在职期间,[劳动合同解除原因],于[劳动合同解除日期]解除劳动合同。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日期]
2.工资支付证明
工资支付证明是指由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内工资支付情况的书面凭证。工资支付证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劳动者的原单位名称、地址
劳动者的入职和离职时间
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职称
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实际工资发放情况
其他需要证明的事项
工资支付证明模版
[单位名称]
工资支付证明
兹证明[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于[入职时间]至[离职时间]在我单位担任[工作岗位]职务。在职期间,工资标准为[工资标准],实际工资发放情况如下:
[工资发放明细]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日期]
3.社保缴纳证明
社保缴纳证明是指由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证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内社保缴纳情况的书面凭证。社保缴纳证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劳动者的社保参保编号
劳动者的社保缴纳类型
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社保缴纳基数和缴费比例
劳动者在职期间的社保缴纳明细
其他需要证明的事项
社保缴纳证明模版
[社保经办机构名称]
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兹证明[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于[入职时间]至[离职时间]在我市[社保经办机构名称]参加[社保缴纳类型]保险,缴纳基数为[社保缴纳基数],缴费比例为[缴费比例]。在职期间共缴纳[社保缴纳明细]。
特此证明。
[社保经办机构盖章]
[日期]
离职要带走的三个证明有什么用?
离职要带走的三个证明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内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具有以下用途:
办理社保转移、失业登记、调档等事宜。
作为求职材料,证明自己的工作经历。
办理银行贷款、租房等事宜。
离职要带走的三个证明需要什么材料和签字?
办理离职手续时,劳动者需要向用人单位提供以下材料:
身份证
劳动合同
社保卡
用人单位在出具离职要带走的三个证明时,需要由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
离职合同期内要求员工离职合法吗?
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失职,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伤致使劳动能力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工作。
因法定理由被批准逮捕或依法拘留。
其他严重违反劳动合同书约定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内要求员工离职,且不符合上述法定条件,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在试用期内多次要求员工离职。
用人单位以员工患病或非因工伤致使劳动能力下降为由,要求员工离职。
用人单位以员工请假为由,要求员工离职。
用人单位以员工怀孕为由,要求员工离职。
用人单位以员工婚育为由,要求员工离职。
如果劳动者遇到上述情形,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FAQ
Q: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立即离职吗?
A: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劳动者的违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立即离职。但如果劳动者的违规行为情节轻微,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其改正的机会。
Q: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患病或非因工伤致使劳动能力下降,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离职吗?
A: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患病或非因工伤致使劳动能力下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的病情或伤情导致其无法胜任原工作岗位,且无法调岗安排其他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Q: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怀孕,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离职吗?
A: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因怀孕需要请假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其产假、哺乳假。
Q: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婚育,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离职吗?
A: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婚育,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因婚育需要请假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其婚假、陪产假。
以上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请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