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离职率多少正常?
离职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一个月内的离职人数除以平均员工人数,再乘以100:离职率=离职人数/平均员工人数x 100%
起初,这个公式听起来很简单,但决定要包含哪些数据以及何时包含可能会令人困惑。例如,一个组织在确定员工人数和离职人数时,是否使用全职员工(FTE)或直接人数?临时工呢?如果员工休假或休假怎么办?本文分解了公式的各个方面,并解释了最佳实践。
No.1
步骤1:计算员工数量
在确定组织中的员工数量以计算离职率时,使用的是员工人数,而不是全职员工。这一人数应包括工资单上的所有员工。雇主还应统计直接雇用的临时工(公司工资单上的临时工)和临时解雇(Temporary layoff)、休假或停职的员工。雇员人数不应包括外包机构工资单上的独立员工或临时工。
最好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或工资系统,以报告如上所述的员工总人数,雇主应在每月内定期(每周或每月初、中、末)运行该报告。员工人数可能因天或周而异,因此使用的数据点越多,离职率计算就越准确。
No.2
步骤2:计算平均员工人数
下一步是将整个月获得的每个报告的总人数相加,然后除以用于获得当月平均工资员工人数的报告数量。
平均员工数量=(每个报告的总人数)/使用的报告数量
实例
A公司每月在月初、月中和月末三次编制员工人数报告。1月1日的总人数为143名员工。1月15日的总人数为148名员工。1月30日的总人数为151名员工。使用上面的公式,A公司将三个总人数(143、148和151)相加,然后用报告数(3)除以总数。
(143+148+151)/3=147.333
A公司1月份的平均员工人数为147.333人。
No.3
步骤3:计算离职次数
下一步是获取一个月内终止雇佣的个人名单。一个月内的离职人数包括自愿和非自愿离职,但不包括临时解雇(Temporary layoff)、休假或停职的员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或工资系统应按雇佣终止日期轻松生成员工列表。
实例
1月份,A公司:
有两名员工在休长病假。
与五名临时工解除了合同。
有一名员工退休了。
两名员工因故离职。
让一名员工无薪休假。
只有三名员工应计入当月的离职人数:一名员工退休,两名员工因故离职。如上所述,只计算当月自愿和非自愿离职;这不包括请假或休假。此外,A公司不会跟踪外包机构临时工,因为他们不在工资单上。
No.4
步骤4:将离职人数除以平均员工数
下一步是将当月离职人数(在步骤3中确定)除以当月工资单上的平均员工人数(在第2步中确定)。
#离职人数/员工平均人数
实例
A公司有三个需计算的离职人员,当月平均有147.333名员工。使用上面的公式:
3/147.33=0.0204
No.5
步骤5:计算离职率
大多数雇主以百分比形式报告离职率;因此,人力资源部会将步骤4中的答案乘以100%,得出每月的离职率。
实例
0.0204 x 100=2.04%
A公司1月份的离职率为2.04%。
No.6
步骤6:年离职率
大多数雇主不仅希望报告月度离职率,还希望报告年初至今(YTD)或年度离职率(TR)。为了确定本年迄今的离职率,雇主将每月离职率相加。
例如,如果是4月份,而雇主刚刚完成3月份的月度离职率计算,则本年迄今的离职率公式为:
年初至今离职率=1月TR+2月TR+3月TR
年度离职率通过将全年的所有12个月离职率相加来确定:
年度TR=(1月TR+2月TR+3月TR+4月TR+…+12月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