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员工离职被启动竞业该怎么办?
离职证明补办QQ:【707468216】来源:离职模板网点击量:发布时间:2021-09-18 10:59
前言:
在职场,我们经常听说“竞业协议”, 那么,什么是竞业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原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在跳槽选择时,不能进入竞争对手公司,有的竞业条件甚至连你创业相关方向都会有所限制。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些中高层员工或者了解一些商业机密的员工才会被要求签竞业协议,比如说公司骨干、技术核心等,一般的员工真没多少企业在意的。
这是最近脉脉里的一则热帖。

据当事人描述:
自己就是个大头兵/鸡血干活机器,而就在离职最后一天被HR通知启动竞业,每个月会支付30%的补偿金,因为这杯水车薪的补偿金,限制了未来一年的职业选择。
网帖也是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与关注,我们先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的。

有网友就说到:
有一个不是很厚道的办法可以解决,你知道其他公司竞业去字节的人么,可以把这些人的资料和公司谈。该入职就入职,该跳槽就跳槽。字节当年挖了多少在百度竞业期的高管高T?贵司抖音电商总裁就是,还打官司输了赔了钱的。
有网友就建议:
现在打工人要多学学法律了,首先如果入职或者在职的时候没签竞业禁止协议,离职的时候签与不签是你的权力,公司没权力离职时要求你签。其次竞业禁止仅限制于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以及能够等同于前两种接触到核心机密商业秘密的其他人员。所以离职时签不签取决于自己,另外如果你只是个小兵,竞业禁止对你无效。

也有网友表示不解:
滥用竞业的人,你以为砸了别人前途就轻易不了了之?不是不报日子未到。挖人的时候,hr都是劝候选人可以无视竞业协议,怎么等你离职了,就开始搞这一套了。某制造业大厂三年级小兵,离职前也被告知会启动竞业,不得已留了下来。最近几年确实竞业被用滥了,加油!
看了网友这么多回复,就借这个帖子给大家普及普及这方面的“姿势”吧!
笔者以前文章里也曾经给大家说过这么一种情况。各大公司的内网里都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英文名员工或者假名字,但这个事不能细究。
为何不能细究?
用17年高德与滴滴的一个案例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看完案例基本就懂了。
2017年,因认为滴滴打车采用教唆、劝诱等不正当手段,使该公司多名高管、工程师与其脱离雇佣关系,并有部分员工离职前夕大量拷贝其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高德将嘀嘀告至法院。这个官司不光是两个企业之间的事,同时,高德还将多名前高管、员工以及外包服务公司中智。
其中一段判词是这样写的:
被告胡xx从高德软件公司离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入职与原单位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嘀嘀公司。嘀嘀公司为了帮助胡先生规避竞业限制责任,与胡先生本人、中智公司共同串通将胡先生的劳动关系放在表面上与高德无直接竞争关系的中智公司,后又迁回嘀嘀公司。
看明白了吗?我们再看个类似的案例
2019年7月23日网易人员向讯美科技广场前台服务员询问所拍视频,拟证明讯美科技广场1号楼20层为腾讯公司所租赁;
2019年7月15日、16日、17日、18日、22日及23日在讯美科技广场拍摄到武x的视频,拟证明武x在工作日连续到讯美科技广场1号楼20楼上班,入职腾讯公司。
2018年11月12日入职深圳市乐趣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趣公司),由乐趣公司委托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智力公司)购买社保及发放工资。为此,武x提交其与乐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书》(约定武x与乐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期限自2018年11月12日至2021年11月11日;武x的工作岗位为销售等内容)及深圳中智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出具的《缴纳证明》(内容为:受国际智力公司的委托,我司已经按照深圳市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规定为乐趣公司员工武x在深圳办理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手续)、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宝安支行出具的历史交易明细表(显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武x收到中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支付的工资,交易摘要为代发工资)。

在职场,我们经常听说“竞业协议”, 那么,什么是竞业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原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在跳槽选择时,不能进入竞争对手公司,有的竞业条件甚至连你创业相关方向都会有所限制。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些中高层员工或者了解一些商业机密的员工才会被要求签竞业协议,比如说公司骨干、技术核心等,以前的职场,普通员工真没多少企业在意的,但如今……
于是,各家内网里莫名其妙的英文名跟假名字就越来越多了。有的是HR帮忙规避,有的是外包公司规避。
这类员工又分为两类:
一类员工会“善意”地选择加入具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的其他部门、岗位,与用人单位串通用虚假信息来糊弄外界。
而另一类就是出于商业目的,恶意招募非本单位在职劳动者,并通过无竞争关系的第三方,“偷梁换柱”、进行劳动关系“挂靠”来规避竞业限制协议。这些“耍小聪明”逃避竞业规则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劳动者之间,更多的是企业为了核心业务的发展,不惜重金求人,挖断竞对的墙脚,在法律边缘悄悄试探。
最后,再提醒各位一点。裁员的补偿跟竟业协议补偿这是两件事情,如果离职,公司不按照竟业协议的补偿,只要求你遵守竞业协议,就不要搭理这种公司。很多公司,在离职的时候,他各种威胁,只要求你竞业,提醒你这些公司不能去,只字不谈赔偿的事,这就是套路,或者说是一种流程,你可以直接忽略。该咋找工作就咋找工作,不用太担心。不要让自己为了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买单。
当然,即使签了协议,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执行不执行,低调一点,公司也不会追着你去执行的。各位,你们要知道,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都是在相互竞业协议里的公司,但他们不跳吗?谁家钱给多,一样跳。执行竞业?每家公司离职那么多员工,执行的过来吗?那真不是你一般小员工担心的事。(注:这个存在几率问题,要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