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离职的朋友过得都怎么样呢?
有人说,不论何种工作,在工作了两到三年以后,都会产生离职或者跳槽的心思,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在人性的弱点里面,都有个“职场倦怠期”。
当我们进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氛围、新的工作内容,都会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可是久而久之,这种激情就会被日常工作的琐碎给打破,觉得毫无挑战性,而且十分枯燥。
这是每一份工作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职场人都要经历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能力每两三年就能尝试一个新岗位,否则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
银行业亦是如此,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银行的工作流程比较固定,对于熟练度要求也比较高,有些人甚至工作个几十年都是在同一个条线上,每天干着重复的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银行的福利待遇每况愈下,青年员工的离职率逐年攀升,中年员工越来越少,新老员工之间严重脱节。
那么,这些从银行离职的朋友,都去了哪里,过得都怎么样呢?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我总结归纳了一下。
第一,银行同业。
银行离职的员工中,一半以上是去了其他银行或者相关的金融机构。
他们在原来的银行,因为对薪酬不满意,或者升职无望,所以选择跳出这个圈子,可是这些年来也只有银行从业经验,因此下一份工作还是只能找类似于银行的单位。
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家在跳槽的时候,都是看准了下家的条件,有些员工工资收入实现了翻倍,有些员工行员等级得到了提升。
从目前来看,除了因为触犯银行规章制度被迫离职的员工,其他正常跳槽去银行同业的员工,最起码在工资上都实现了正增长,应该说都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公务员序列。
真正要说“铁饭碗”,那还是非公务员莫属。
公务员序列也是很多想要离职员工的心仪目标,工作稳定,福利较好,关键是还没有业绩考核压力,专业也有比较对口的,因此受到了很多追捧。
很多银行员工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钻研省考和国考,利用闲暇时间去充电,一旦考上了,就会立马辞去银行的工作。
这个比例,目前来看大概能占到离职员工中的30%,至于当了公务员以后,日子过得如何,我想这就不用举例了吧。
第三,硕士研究生。
既然第一次本科毕业没有好好找工作,那么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考一个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再给自己一次应届毕业生的机会。
同样,年轻的银行员工也是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刻苦读书,选择自己想读的专业和学校,一旦录取,也就立马辞职。
不过三年以后,这些人就不会再选择来银行了,而是有了更好的选择,更高的平台。
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们未来的生活,也会更加舒适。
第四,教育工作者。
教师这个行业,应该说是永远不会下岗的职业,只要有人口更迭,教育的需求就不会少。
而且老师一年有三个月的假期,这让很多朋友都非常向往,可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逃离一些社会的尔虞我诈。
因此,还有很多银行员工会把心思放在考一个国编身上,当然主要是那些在大学就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他们的优势更为明显。
一旦考到了心仪的学校,那么自然也就会放弃银行的岗位,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这个人数,大概也有10%左右的比例。
而当了老师以后,可能收入会降低一些,但是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会让大家幸福感骤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去处,比如自己经商、投身互联网公司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等等,我相信这些也都是大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所以,在我身边这些离职的银行员工中,首先,我是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敢于去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
其次,我觉得他们过得都挺好的,最起码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
最后,我认为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后悔,因为早点看透看破一些问题,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

离职证明定制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