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离职证明有什么影响嘛?
不开离职证明有什么影响嘛?
就业影响:如果不开离职证明,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就业受到影响。在没有离职证明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单位没有按规定办离职手续,或者被误解与原单位仍存在其他关系,这会影响新的就业机会。
经济补偿:开具离职证明还可以得到原单位按照劳动法规定的经济补偿。
法律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如果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可能会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并可能需要承担对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个人信用影响:离职证明中包含了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离职原因等信息,没有离职证明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的记录,这对个人信用记录来说是种不利因素。
贷款申请的影响:在申请贷款时,如购房、创业、投资等,银行可能会要求提供工作证明,而没有离职证明则无法提供这些必要证明材料,可能会影响到贷款的申请。
社保问题的影响:办理社保转移时需要离职证明,否则社保无法顺利转移,给离职员工带来不便。
法律风险: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或经济赔偿的风险。
维权途径:如果遇到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要求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
辞职不开离职证明有什么后果?
1、辞退后,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的,是属于劳动违法行为,如果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如果不办离职证明会怎么样?
《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通常称为离职证明。离职证明中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信息。
为了避免用工风险,很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时,要求劳动者提供原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这样,劳动者才能获得和新单位签约的机会。一个有需要,一个不愿开,造成实务中出现了很多劳动争议。今天就来说说,用人单位拒开离职证明这档事。
不仅要出具离职证明,还要办理社保转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不出具离职证明,要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为什么要出具离职证明,主要是基于便于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而考虑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的必备条件。没有离职证明,劳动者可能无法享受失业待遇。
不交接工作也必须为其开离职证明吗?
实务中很多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是因为劳动者不配合办理离职交接手续。那么,用人单位能否以这个理由进行抗辩?《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从上述法律规定看,出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是否交接并非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的前提条件,因此,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未进行工作交接而拒开离职证明,但可以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前拒付经济补偿金。
不出具离职证明如何赔偿?
如用人单位不依据法律规定给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可能会给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享受自主创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等造成阻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因此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无法提出正当理由,拒绝出具离职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有权索赔。索赔的途径有以下三种方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提起赔偿之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