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离职年假怎么算呢?
离职时,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大家忽视,就是离职或者被辞退时,如果还有没休的年假和加班补休假如何处理。
年假初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所谓,但因为其可以折抵300%的日薪,有时还是挺可观的。比如说有7天年假未修,按照300%算,分分钟能多拿一个月工资呢,所以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一点坏处也没有。
涉及到这个年假和加班补休假,两个背景知识,离职模版网觉得大家得搞清楚。
1)年假的天数和享受年假的资格;
2)年假和倒休假的支付标准;
1、年假的资格和相应天数
毕业第一份工作满一年后,劳动者就享有休年假的权利了。
工作前十年是每年享有5天年假,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特意在这里提醒大家,很多公司声称不管劳动者工龄多少,只要入职不满一年就没有年假。实际上,劳动法并不是这么规定的。
年假不是按照司龄算的,而是按工龄,只要工龄满一年以上就有权享受年假待遇。
入职新公司,需要按照入职时间抵扣掉未在本单位提供劳动部分的年假。比如工龄3年的劳动者于今年3月1日入职新公司,那么今年度年假应该按照4天计算。
法律依据在这里,需要的直接拿去引用: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2、离职时,年假和倒休假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咱们得先算算有多少年假。
应当按照本年度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无需支付。
感觉说得有点绕?没关系,咱们用例子说明:
拿2020年举例,假设劳动者工龄5年,依法共享有5天年假;该劳动者6月1日提离职,7月1日是其最后工作日,那么就是用1-6月的总天数183天÷365天X5=2.49天。因为不足一天的不折算,所以2020年该劳动者应享有2天的年假。
知道了有多少年假后,如果是提前30天的情况(劳动者主动提离职或单位提前通知裁员),因为尚有30天的时间才能离职,用人单位都会选择安排劳动者把未休的年假和加班倒休都相应抵扣掉,从30天里减,劳动者可提前离开。
如果是未提前30天通知的裁员,或者双方协商一致立即解除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就得把没休的年假和倒休假折算成工资支付给劳动者了。
年假是按照300%的日工资支付,这一点跟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同等待遇;
有人问这种情况是不是总计应该发400%,即平时的100%加这个300%?不是的,一共就只有300%。
加班费的支付就要具体看加班的性质喽:
1)普通工作日加班的,支付标准不低于工资的150%。
2)周六周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补休的则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报酬。
3)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
这里的日工资计算相对简单,直接用月薪除21.75就可以。
敲黑板,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是不可以换倒休的哦,只能支付300%的工资。
3、什么时候员工无权休年假
最后加个餐,给大家补充下劳动者无权休年假的情况,虽然少见,但也有用: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文章中所涉及的其他法律依据放在最后了,供有需要的小伙伴来参考: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