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原因越少越好,一个最好吗?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给离职员工开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同时,离职证明上应该写什么内容,也是有法律约定的,是不能随意乱写的。
那么,HR在办理离职证明时,可以写明离职原因或者对劳动者的负面评价吗?这种做法合法吗?一起来看看吧!
离职原因不能随便写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根据该条文的意思,除了上述内容,用人单位是否还可以写其他内容,比如,在离职证明中,写上离职的原因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从上述引用条文可知,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仅限于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对于离职原因,或者对员工的能力、品行等评价性内容,则不是离职证明的必备条款。
如果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中记载有劳动者的负面信息,那么就会违反求职平等原则,致使劳动者减少或者丧失就业机会。
从保护劳动者权益角度出发,用人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不应当记载对劳动者不利的事项。
假如用人单位写了这些法定外的内容,对劳动者造成了损害,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离职原因越少越好,一个最好
离职原因能写“个人原因”就不要写其他原因了。
尤其是不能写如下的原因(《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采用欺诈的方式骗取员工入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另外,还不能有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情形。
离职证明内容应当写什么
说了那么多,离职证明中应当写些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01、离职证明应当并且只能写“四要件”,即: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期限。
02、除了“四要件”之外的其他内容,要符合不损害员工利益原则,而且必须经过员工本人许可,不能随意添加。否则,离职员工可以拒绝接受,并要求公司依法重新开具。
03、根据我国失业社会保险相关规定,对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以向人社部门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
离职证明上的离职原因则是人社部门判断依据之一。
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但不得恶意歪曲事实,对劳动者作出负面评价。
04、对于签订了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员工,应当在离职证明中注明,以便新用人单位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规避由此引发的劳动纠纷。
以下附离职证明参考模板:
离职证明(个人留存)
兹证明xx先生/女士(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于xxxx年x月x日入职我公司xxx部门担任xxx职务,劳动合同期限为x年。至xxxx年x月xx日因个人原因离职,在职期间无不良表现,相关离职、交接手续已办妥,即日起终止原劳动合同,依法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因未签订相关《竞业禁止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XXXX有限公司20xx年x月x日
单位不及时开具离职证明,需要赔偿员工损失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单位延迟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对于此类赔偿,员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因公司延误出具离职证明导致其无法入职造成的损失。
一般来说法院会结合员工薪资水平、工作性质、公司未及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过错及后果综合予以认定。
综上所述,关于离职证明的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首先,离职证明必须包含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四项内容,缺少任何一项,员工有权要求单位重新开具离职证明。
其次,单位如果要在四项法定内容外增加其他内容,有被责令重新开具离职证明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内容需要有事实依据,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最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如果拖延出具,在给员工造成损害的情况下,需要赔偿员工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