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证明范本模板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离职证明的定义与模板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其范本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相关法规,主要目的是表明双方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理清双方在劳动关系方面的界限,也为劳动者日后建立下一个劳动关系清除了不必要的障碍。
常见的离职证明模板有很多种,比如:
离职证明范本一:兹证明 xx 自 xx 年 xx 月 xx 日入职我公司担任 xx 部门 xx 岗位,至 xx 年 xx 月 xx 日因 xx 原因申请离职,在此工作期间无不良表现,工作良好,同事关系融洽,期间曾被授予 “xx” 称号 (荣誉)。经公司慎重考虑准予离职,已办理交接手续。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特此证明。公司盖章日期: ____年__月__日。
离职证明范本二:某某先生 / 女士 / 小姐自 2006 年 01 月 01 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助理职务,至 2008 年 07 月 31 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特此证明。公司名称 (加盖公章)____年__月__日。
这些模板一般都包含单位名称、离职者姓名、曾任职务、在职时间、证明开具日期等必有信息,同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说明离职原因、是否签订保密协议等内容。此外,模板还可能会有一些格式要求,如页眉打印有公司 LOGO 以宣传公司形象,一般用 A4 纸打印,开具日期处加盖公章等。总之,离职证明的模板多种多样,但核心内容都是为了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解除情况。
二、离职证明的开具方式
(一)申请流程
离职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填发离职证明书。一般来说,员工在确定离职后,应先与直属领导沟通好离职时间及工作交接安排。在离职手续办理当天,员工可以前往人力资源部提出开具离职证明的申请。人力资源部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员工的离职手续是否完备,包括工作是否交接清楚、是否存在未结清的财务事项等。如果一切正常,人力资源部会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开具离职证明,并加盖公司公章。通常离职证明会一式两份,公司留存一份,员工留存一份。
(二)注意事项
开具时间: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所以,离职证明一般应在员工离职当天或离职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开具。
离职交接与开具证明的关系:是否完成离职交接与开具离职证明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用人单位不能以员工未完成离职交接为由拒绝开具离职证明。如员工未完成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员工继续完成,并可能因此拒绝支付经济补偿,但不能拒绝开具离职证明。
证明形式及内容要点:离职证明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以便登记或存档。内容应包括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法律并未要求写离职原因,因此,在离职证明中可不对离职原因做具体描述。同时,离职证明应加盖公司全称的公章,以增强证明效力,使其更加规范。
三、离职证明的重要性
(一)对用人单位的意义
用人单位需要离职证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担心存在双重劳动关系。没有离职证明,就无法确定员工是否与上一家单位彻底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若存在双重劳动关系,新公司将面临被诉讼的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次,担心与原单位存在合同纠纷。没有离职证明,有可能是因为员工与原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导致原公司不予开具。这种情况下,新用人单位在录用该员工时可能会陷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担心员工有过相关的违规行为。自动离职、不打招呼就走的员工往往没有离职证明,这显示出员工缺乏责任心,新用人单位可能会对其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产生质疑。
(二)对劳动者的价值
离职证明对劳动者来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其一,对于求职很重要。离职证明是劳动者与劳动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凭证。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提供上一份工作的离职证明,以求证工作履历的真实性,确定求职者与上一家公司不存在劳务关系或者劳务纠纷。劳动合同法规定,一个人一个时期内只能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兼职除外)。如若因重复建立劳动关系造成上家公司损失,现在公司需承担连带责任。拿不出离职证明,会让劳动者在求职中处于被动。其二,对办理档案转移很重要。办理档案转移需要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个人档案,此时必须提供离职证明,否则会很麻烦。其三,对社保关系变更很重要。离职后去新公司,社保由新公司缴纳,缴纳单位变更时需要用离职证明办理。虽然有些公司入职时不要求提供离职证明,但对于后续的档案转移以及社保的缴纳都非常重要。其四,对失业登记很重要。若属于非本人意愿离职,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的离职者,在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时,必须要用到离职证明。
四、离职证明的规范与权益维护
(一)规范内容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离职证明应依法如实出具。首先,离职证明必须包含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这四个必备条款,少写任何一项,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重新开具。其次,对于离职原因的表述需谨慎合理。法律虽未禁止写明离职原因,但用人单位应遵从实际情况进行书写,且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所写的离职原因属实。例如,大部分离职证明的离职原因会写 “因本人原因提出离职”,这是较为普遍能被接受的表述。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争议,离职原因的书写更要基于事实,不能随意乱写,否则可能被要求重新开具离职证明。同时,竞业限制、竞业禁止的条款可在离职证明中说明,这既是对用人单位自身的保护,也能让下一家公司清楚了解情况,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离职证明还应注意格式规范,内容客观真实,不能故意曲解或恶意污蔑劳动者。一般用 A4 纸打印,符合档案管理标准,也有些公司采取一式两份中间分割处盖骑缝章的方式,员工拿走一份,另一份用于公司存档,公司存档的那份可要求员工签字确认。此外,离职证明应无错别字,不允许篡改,若填写证明时出错建议重新开具。
(二)权益维护
如果用人单位拒开离职证明,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诉,要求责令该单位改正。若因该单位拒不出具或迟延出具离职证明导致离职员工没有及时享受或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直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原用人单位开具离职证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拒开离职证明的赔偿案例主要为两种类型:一是赔偿劳动者失业保险待遇损失,二是赔偿劳动者因缺乏离职证明未能就业导致的工资损失。例如,《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人社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拒不向职工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导致职工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因缺乏离职证明未能就业导致的工资损失,若劳动者能证明求职新用人单位成功,但因无法提供原用人单位的离职证明而导致无法被录用的,那么原用人单位所造成的就业方面的损失,即相应的工资待遇损失应当由原用人单位来承担赔偿责任。
以下为离职证明范本:
离职证明
兹有 [员工姓名],性别 [员工性别],身份证号码为 [员工身份证号码]。该员工于 [入职日期] 正式入职我公司,担任 [具体职位名称] 一职。
在公司工作期间,该员工主要负责以下工作内容:[详细列举员工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取得的工作成果,如负责项目的策划与执行,成功推动了 [项目名称] 的顺利开展,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出色,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等]。
其工作表现具体如下:
工作态度方面,始终保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能力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 [专业领域] 方面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专业工具和方法,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团队协作方面,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团队项目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为实现团队目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因 [具体离职原因,如个人发展、家庭原因等],该员工于 [离职日期] 正式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在离职前,该员工积极配合公司完成了各项工作交接,确保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
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申请,并于 [离职日期] 正式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
[公司盖章]
[具体日期]
以上合同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