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离职后写书对中国文学价值有哪些影响呢?
1997年,随着几声凄厉的惨叫,王小波独自死在家中。他的死状非常凄惨,墙上布满了抓痕,让人不得不惋惜如此一名天才作家的陨落。当人们发现他时,他的身体都已经凉透了。
王小波已经死去二十多年,但青年评论家李静仍然觉得非常痛惜。她说当时听说王小波去世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相信。我甚至忘记了一切,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哭。
那一年李静只有26岁,后来她去找领导,希望能为王小波做个专版。领导考虑后感觉,王小波确实很有才华,但他经常写些黄段子,要不要给他做专版自己心中有顾虑。
李静说您放心,王小波是个很有才华的文学家,将来文学史上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静说的果然没错,一个月以后王小波的书迅速爆火,哪怕印刷厂加班加点印制都没办法满足读者的要求。
1992年王小波得到了妻子李银河的支持:既然你这么喜欢写小说,那么赚钱的事情我来做,你只管辞职写小说就可以。
从那天起王小波便成为一个自由作家,但没有任何人喜欢他的作品。王小波只能说,我知道中国有文学圈,但它在哪里我从来都不知道。
王小波是个奇才,读者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有人说他的作品就像原子弹一样直击他人心灵,可以让人哭,也可以让人笑,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也透出一定雅致。

王小波离职后所写的《黄金时代》用了他足足20年时间,前后修改六次后才最终定稿。里面写了一个叫王二的知青和一名女医生之间的情感故事。
由于这里面存在大量性描写,不少人觉得这就是一本黄色小说。但实际上王小波是想通过二人之间的情感描述来反映一种批判的态度。谁要看懂他的小说必须首先要了解人性,这是一本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高晓松说,我阅读过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王小说的作品绝对是排名第一的。他就像是神仙一样,每次读到他的作品都令我回味悠长。
高晓松虽然人设不怎么样,但他说的这句话却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由于读者对这本书的接受程度,虽然这本书最后在香港得以出版,结果名字却改成了《王二风流史》,而且就这样在大陆还难以接受。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本下流的文学小说,说王小波是个歪才鬼才,好好一个作家却写这些东西。后来编辑赵平杰冒着被开除的危险印刷了6000册,结果也最终被雪藏。
王小波不光写小说,他还经常写杂文,《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有王小波所有杂文。有人说,王小波是一名现代段子手,他的大量至理名言就像是鲁迅的精神食粮一样可以振聋发聩。
1995年,《黄金时代》开始在《人之初》杂志上连载,但遗憾的是仅仅在两年后王小波突然惨死在家中。
法医鉴定,王小波死于心脏病猝发。
王小波一直一人居住,妻子一直在海外。他的几个好朋友听说这事后赶到他家中帮他料理的后事。
他的好朋友知道王小波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黄金时代》公开发表,于是打电话找出版社,让他们帮忙印制《黄金时代》的封面,哪怕这本书无法问世,但起码把封面覆在他的棺材板上,这样他能走的安心些。
后来人们把《黄金时代》封面和王小波一同烧成了灰烬,但意外的是一个月后这本书突然爆红了。
转折点来自于中国文化馆的出面澄清,他们指出《黄金时代》不是一本黄色小说,而是一本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一时之间王小波的书登上了各地排行榜,人人都想阅读他的作品,但遗憾的是王小波再也不知道了。

离职证明定制QQ咨询
上一篇:动视暴雪高层离职影响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