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段辞职的人多吗?
那些彷徨的工务人
你为什么不从铁路上辞职呢?
人们常说越苦的东西越败火,譬如苦瓜,譬如黄连。于是有了这么一种说法,工务人的汗水竟是可以败了三味真火。也有很多很多的铁路工务人会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钱少活多人憋屈。 他们说自己工作的太累收获的又太少。
而在我看来,新老两代工务人对工务工作的想法还是有一定出入的。老的工务人大多来自部队或者乡村,他们对于一些体力劳动已经适应了,唯对于中国巨大的铁路改革感到力不从心,铁路规章制度和铁路知识的更新变代,让他们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工务人有些不知所措。
还有一点是对于一部分老工务人来说的,他们对于自己的现状有些不满,中国人常说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铁路的上升制度在不断的变化后变成了知识和学历更占优势,这让一部分老工务人在经历不理解,想不通,认清现实后觉得自己的未来灰暗下来。曾经有个老师傅跟我说,工务有什么啊,起拨捣改,是个不傻的人就能干!我承认他说的话是很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工务工作,他没有看到【或者故意忽略】的是中国铁路正在经历一场自主化的大革新,线路设备在不断更新,而有些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地方老工务人可能真的不太懂。
而对于离职他们就很慎重了,离开了铁路,自己又能干点啥呢?做买卖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而自己的那点积蓄如果砸进去,却可能连个水花儿都溅不出来,做点稳定的小买卖吧,放着国企稳定的工作不要却在路边摆个煎饼摊子?“跳槽”对于老工务人更是一个新鲜词儿,现在的研究生遍地都是,自己的那点儿学历可能真的不够瞧,又有哪家公司能应聘自己呢?虽然工务的工作真的有些累,现在的新形势自己也可能真的跟不上,但是好歹国企稳定,不会让自己随时失业,而工资相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各种隐性的明面的福利也让自己多多受益【远的不说,最近的“圆梦希望”助学活动就让很多人受益,尤其以劳务工优先这条,让很多劳务工感到了温暖】,也许在老工务人的心里,安居乐业,稳稳当当的把铁路工作干到退休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了。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自己认识的一个老工务人,入路十年,从普速到高铁,从线路工到高级工,我就曾经问他,为啥不辞职呢?他看了我一眼,然后缓缓地说道,我在铁路干了十年了,我会的技能懂的知识也都是线路上这些东西,你让我从铁路辞职,我又能去哪儿呢?一句话道出了老工务人的现状,对啊,除了天上掉馅饼,中了大乐透,他们又能去哪儿呢?
而新工务人却不一样,他们大多毕业于铁路院校,见过的听过的可能更多,内心也就更丰富。在铁路上他们有知识却无经验,很多理论与现场搭不上边,而工务工作在很多地方又确实要靠经验,再加上刚出社会可能适应不了单位的气氛【你懂得】,所以前期的他们可能过的并不太如意。工务的工作不吹不黑,还是比较累人的,这也是很多老工务人抱怨的【我就经常听到老工务人抱怨自己腰不好】而刚出象牙塔的新工务人可能真的有点受不了这种体力劳动,这些情况都会让前期的新工务人有些吃不消,叫苦叫累。
拿我做例子,刚入职那会儿,真的是要把血都给吐出来了。但在经历一年的锻炼以后,感觉自己就已经适应了工务的生活,【只要自己不作,拿着两台捣固机瞎跑】。从内心出发,现在的工作量对于我来说还算是适应。而如果你问一个新工务人你想不想辞职?我想他们大多数都是应该想过的。但是想了想以后还是作罢。虽然科班出身,但是他们学科的就业范围无非也是工程铁路这方面的,对比一下工程局南上北下的跑和居无定所的工作性质,也许在铁路上是个更好的选择。铁路是累,但是只是身体累还没有到达心力交瘁的程度。
况且就环境而言,铁路为职工在居住,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极大地帮助,比较于私企的你给我挣钱,我给你工资的等价交换,也许铁路在这方面更有人情味。就工作来说,新工务人也许更加有理想,又或者说是对自己的定位有些偏差。我个人算是一个不典型的例子吧,我记得我刚进铁路那会儿,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有学历的“农民工”,这个确实是受了同学的影响,同学曾经告诉我,你到了工务段就要使劲儿的干活儿,只有使劲儿的干活儿才能有出头,而我又对自己“特别活泼”的个性深有了解,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压抑自己,万事不出头,只有埋头的干活儿干活儿再干活儿,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我再有力量也只能变成一个“大老粗”,也许只能是别人捣固的时候才能想起我,内小伙子能干活!所以我曾经很沮丧,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极其傻x的,这能体现出我什么能力呢?这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变化呢?貌似什么都没有,比我力气大的人有的是,比我会干活儿的人也大有人在。我怎么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呢?我想这也是很多新工务人的不解之处,自己到底该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从实现个人价值这方面来说,体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风采这不光是新工务人的问题,也是老一辈工务人遇到的难题,到底我们工务人该怎么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