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迎“离职潮”是真的吗?
大家都知道,疫情在这几年对企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开不下去直接倒闭的,那也是相当多的。也正是因为新冠病毒大面积的席卷整个国家,让中国很多产业都停滞不前。这两年来很多企业因为停工,同时需要给员工付薪资,但又没有收益,这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而作为知名品牌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富士康,也是进入停滞期。很多员工都纷纷离职。郭台铭束手无策,把眼光放在国外,但好像效益也并不好,麻烦才刚刚开始。富士康的整个生产基本是靠着苹果手机来运营的。而苹果手机一直以来在中国都是有着相当大的市场。然而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崛起,苹果在中国的收益越来越低了。
富士康加班狂
过去人们进厂富士康是很多人的选择,都说他工资高。但其实富士康的高工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加班工资,因为中国人民对苹果手机的需求量大。富士康当然也就需要没日没夜地进行零件流水线工作。这几年,中国手机品牌崛起了以后,再加上大部分果粉也只是普通人,做不到跟着手机换代,自己就跟着新版每一年都换。这也就使得富士康的订单大大减少。这样一来直接影响的就是员工的工资。又加上疫情。底薪每个月才两三千。这样的工资当然是没有人愿意干的,外面有很多轻松的工资不比这个高出来多少。

转移市场
后面的富士康也是觉得不能只盯着中国这一个市场,然后他就把目光放在了印度,印度人口几乎和中国都差不多了。再加上人家劳动力非常低廉,这也就是富士康一贯的作风,可以说富士康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
但进行实操之后发现,想要在印度建厂,根本就不是想象中可以“低价”完成。再加上在那边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印度本身用电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时不时就断电,这根本没办法进行电子厂的运行。
当然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产能跟得上去,对富士康来说就赚了然而印度人民和中国人民不一样,他们坚持到点下班,一般也不会主动加班,即便底薪不高,他们也完全不稀罕加班费。再加上印度的疫情扩散也十分严重,根本无法顺利完成订单。
最后富士康只能把未完成的工作转移到国内,不然惹恼了“金主爸爸”,那对富士康的发展来说才是真正的麻烦。不过让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在富士康进军印度的这段时间,国内又有其他的企业代替了自己的地位,这可真是“人财两失”这个企业就是我们的比亚迪。这几年比亚迪的发展相当快,而且还非常稳。
小结
那么后面的富士康是否能够还能夺回自己地位呢?想必是非常难了,现在的苹果也不是只有富士康只一个选择,再加上中国自身有很多优秀品牌都开始越做越大了。富士康还想要这样来利用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找很多低价劳动力,这也不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了。现在整个市场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了,没有谁还非得一直待在富士康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