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辞职前举报领导的事情好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就拿离职员工,辞职前举报前领导的事情来讲,这类事情,想的人很多,做的人也不少。
这就像上学时遇到体罚学生的老师,心中暗下决心,等毕业了,要报复老师一样。其实有这类想法的人多,真正去做的人不少,因为当现状发生变化的时候,心境也就会发生变化。
至于那些离职员工,辞职前举报领导的事情,99.9%是出于报复的心态,只有0.1%是因为“正义”,这里“正义”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太多的私心,已经掩盖了所谓的正义。对于这类事情,以下三个观点仅供参考:
所谓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人们总是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其实我对这句话,有两个层次的理:
①与别人日后好相见;
②与自己内心好相见。
1.与别人日后好相见,大可不必
如果只是为了日后与别人好相见的话,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可不必,既然已经离职,离开了曾经的环境,相见的机会太少了,哪怕就是相见没有也没有了共同的话题,除非存在了共同的利益。
当存在共同利益的时候,为了利益大多数人也会相逢一笑泯恩仇。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谓的日后好相见,无非就是单项所求,需要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时,更好开口,但是都能闹到哦举报的地步,所谓更好开口,根本无从谈起,别觉得自己做的隐秘没人知道,这个社会没有秘密,就像你也知道别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样。
2.与自己内心好相见
人们总是会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日后是否能交代了自己内心十分关键,可能年轻时没有感觉,但会逐渐随着年纪的增加,看问题角度的改变,内心也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很多事情,当下认为没错,但时间久了,角度变化了,环境变化之后,会发现其实自己做的事情太幼稚了。我们看到的阴暗面已经很多了,为何不让自己多一点阳光?
举报这类事情,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给自己心里留下点阴影,尤其是因为报复的成分居多的时候,当时可以自欺欺人,安慰自己为了所谓的“正义”,但如果真不触及自己利益时,还会采取这样的行为吗?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所谓的“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职场中,所谓的“正义”其实都是幌子,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职场的常态是,表面是公义,内心是生意。
因为正义去举报领导?别逗了,职场人是成年人的世界,别拿“正义”当幌子,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如果领导给自己足够多的机会,足够多的利益,还会做出举报的事情吗?
确实存在一些领导有损公肥私的行为,甚至严重到违法,但是那些举报的人,是因为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才会举报,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正义。
为了正义的话,无论是否损害自己的利益都会勇敢地站出来,但是职场中有这样的人吗?恐怕很难看到,就像鬼一样,听到的多,见到的人少。
很多人拿着“正义”当幌子,来完成自己的报复行为,必然也会给自己留下污点。正确理解“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正义绝不是某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私心手段,而是为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份阳光。
哪怕举报,都要遵循的三点原则
做事原则很简单:①利人利己要常做;②损人利己选择做;③损人不利己不去做。
1.利人利己要常做
就拿举报领导这件事来看,是否是利人利己?如果认为是利人利己,那做了也无妨,关键在于是否是只利己。这件事对大家都有好处,做就是做了,问心无愧,但是多少能真正地做到问心无愧呢?答案就在心中,不必说出口。
2.损人利益选择做
损人利己的事情,在职场中是常态。混迹职场,由于资源的相对固定,你多别人就少,大家存在竞争关系,损人利己的事情经常会做,关键在于是主动损人,还是因为利己无意间的损人。就像领导表扬了你,批评了别人。
3.损人不利已不去做
就像举报领导这类事情,还是离职时的举报,典型的就是报复,因为损人,并不利己,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再怎么样获利的都是不自己,何必去损人呢?如果不是因为报复,谁信?更何况,这样的举报完全就是宣泄情绪,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写在最后
既然离职就是与曾经告别,没必要搞出那么多事来刷自己存在感。别拿着“正义”当幌子,来完成自己情绪的宣泄。别把时间浪费在与过去事情纠结上,而是选择怎样走好未来的路。路在脚下,目标在前方,总是回头纠结过去,根本无法走远。

离职证明定制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