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企业招人刚入职就让人离职的操作怎么办?
点击量:发布时间:2021-07-17 15:00
本文标题的问题,貌似匪夷所思,居然有企业招了人就让人离职的。好歹试用期考察或者“压榨”一下也行,哪有入职就让离职的?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举例,我们采购经理入职后,前面那几周当地供应商大多会来见我一面。我一般先看是不是战略供应商,再看是不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对于新供应商,会放到后面去见。
大家注意下,这些老供应商来见采购经理,叫做“拜山头”。因为我无法决定我入职之前的供应商名录,但是我可以改变甚至否决、更换、全换我入职后的供应商库。
同样,我们有外国的项目,比如以色列和加拿大的项目转移到国内工厂量产,当初以色列和加拿大的相应供应商,自然希望转移到中国的旧项目继续采购原来的零件,也就是问老供应商进口,沿用老供应商。此时外国供应商很多来中国出差到我这来拜山头。
我们当然有专业素质,首先看项目量产还剩下几年,超过3年还有国产化的必要,还剩下1-3年就EOL,那就没必要新开发国内供应商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开发一个供应商流程繁琐,要审厂、打样、试验、审核、试产等等,哪怕一个螺丝你要国产化,最短也要半年,长的要好几年,这就没必要了。
但是即使沿用国外供应商的,人家来中国拜你的山头,并不仅仅看重这点项目剩余寿命的供货,因为国产项目大部分零部件会沿用或者套用旧有项目的设计,也就是国外供应商也想参与中国新项目。
以上就是我做采购经理期间可以举的2个例子,意思是前面的我不做主,但后面用哪家供应商,从我入职后类似我说了算,至少影响力很大。
后来我做采购总监了,有一半采购员是我亲自招聘的,他们入职后我安排他或她进我手下采购经理的队伍。
采购经理和采购主管一开始当然没意见,但是我不在时,他们会对我招的采购员区别对待,类似我安插了一个眼线盯着他们中低层干部。直到我跳槽了,他们大概率会收拾我当初招进来的采购员,要么收编。
再继续,比采购员分量还低的则是采购部需要的实习生,采购实习生是HR决定的,我们只告诉HR本部门今年夏天需要5个实习生,招聘流程并不需要采购部的人参加,而是HR届时带领5个实习生过来。
实习生会安排在“师父”或者需要助手的采购老员工手下做事,比如某采购主管Nancy想自己安排一个她的学弟Jess做自己的实习生的,那她会嫌弃HR安排过来的Terry。这位Terry是无辜的,本想入职五百强外企锻炼几个月的,哪知道分到部门后第一天就被主管辞退,或者通知退回人事部去了,要么工作中被各种抱怨、穿小鞋甚至辱骂,导致Terry主动离职最好。Nancy的目的当然是早点赶走Terry,好将实习名额留给她的关系户Jess。
这么一说,大家就懂了。最近我们有群友在郑州万达做经理的,将集团招聘并安排到他手下的一个零售运营主管辞了,其实是让对方自惭形秽走的,他好安排他的表妹进去。这事他问我如何操作,我就发了一个类似下图的截图给他看了,他焕然大悟,遂如法炮制。
其实首选的方法叫做“兵不血刃”,并不是第一天就将新人辞退,而是引导对方主动离职。如果对方待着不走,则继续安排重活、嫌弃、打击直到PUA加强版,实在这位新人还不走,就给他安排小鞋、背锅、承担责任,甚至引导他犯大错、原则性错误,那这样试用期的新人就会在转正前被辞退。
私企民企外企,实际上可以装一装,如此通过“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而淘汰新人、接着安排自己的人进来;但也可以不装,入职后的头三周就可以直接辞退,一句能力不匹配即可,试用期容易辞退人;但是不凑巧的就是在没有新人大家都转正的情况下,要安排人进来怎么办?一般就是将去年KPI表现最差的,请HR出具一份PIP业绩改进计划书,请此人签字,我们想办法让其PIP考核不过即可。
在国企央企等,因为很多人是通过校招或者人事部主导的多职位公开招聘而入职,都出了公示的,咱部门主管没法干预,大多数流程是通过笔试之后多面试官同时面试求职者,相对公开打分最终筛选出来的人入职。

具体某人入职后到了你的部门,作为主管你当然可以继续留用这位公开招聘成功的新人。但如果此时你因为某某原因,要安排自己的人进来,这就得你的手下有人主动离职,才会空出一个空缺,你才可以自己招人。所以,上图中这位女部门领导在第一天就引导提问的男孩早点找新工作、3个月内离职。
这还算仁慈的,体制外甚至可以直接让这位那位入职第一天走人。

这里大家可能不明白,在内资企业尤其央企国企中,人事部门的决定权很大,所以部门主管管理的人大多数并不是自己招聘的。因为没有就想获得这样的权力,所以尤其对于没有任何关系的社招进来的新人,最好开刀。这种国企小主管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不能理解,你看下他的独白《刚做领导,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具体我们看下这位提问的男孩,他该如何应对。
“大佬,有个问题还想跟你请教,南京那家国企二面时跟我说了,觉得我工作经历不适合。岗位本以为没戏,结果后来公示让我体检,让我办入职。”
这段说明二面的面试官,就是这位女领导,但是此次公开招聘中做是否录用决策的,是其他尤其是人事部门。所以,男孩最终被公示录用了。
“结果,今天第一天上班,部门领导告诉我,招聘结果她只能接受,但让我三个月试用期找好下家。”
二面的女领导他见过的,实际上他并不是太诧异,这位男孩实际上30多岁了,有过不少社会经验,包括国企的求职和工作经验。
“我因为体检等等一系列流程都走了,还担心被这家企业看到我继续笔试面试其他单位,同一个区另一家挺好的一国企、专业也对口的岗位,我没去笔试,真是亏大了。”
大家看到没有,他主要是觉得失去了时间成本,应该继续面试其他家的。这就是我们说的2-3个Offer互相比较的道理,也叫做狡兔三窟。
最后,我建议,如果这是个有编制的工作,你继续待着,跟她斗到底,看我的回答那行即可,该发挥就发挥,你的成本目前很低,无非换个入职不久的工作,她的成本可是很大的,要做一辈子的事业。战略不对称。哪怕将来换部门也行,尽量别撤退!